投票 |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比风采展示和投票(一)
玉壶存冰心 ,
朱笔写师魂 。
谆谆如父语 ,
殷殷似友亲。
漫漫求知路充满坎坷崎岖
却因着一份温热的扶持
成为清风照拂的康庄大道
好导师陪伴我们,我们敬重他们
所以更希望他们为大家所知!
经过各院系的推荐,“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进入
导师初步展示环节
让每一个细节慢慢勾勒岀好导师的形象
奏响投票环节的前奏曲
(展示不分先后)
导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明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陈启军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刘海江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杨晓光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胡笳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何芳
汽车学院 赵治国
软件学院 朱宏明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沈钢
艺术与传媒学院 钱正
中德学院 黄官伟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沈云中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李博峰
法学院 胡洁人
法学院 师华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许长海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李岩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志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涛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郝洛西
口腔医学院 华咏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佳老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黄佳老师,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入选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并回国到同济大学担任教授至今。长期从事有机半导体与有机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拓展了有机晶体管在传感器与人工神经突触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已在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 Sci. China Mater.等国内外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7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中科院一区论文40篇。科研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报道。先后入选国家海外人才项目、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上海市浦江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等。获同济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同济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获得第十三届“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被选为中国青年科协的常务理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明老师
心随远方去,诗逐笑声来。
惟愿桃李盛,明朝遍地开。
金明,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5人(含毕业研究生)。于2008年进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副教授,2013年升任博士生导师及教授。曾获“韩国龙土木建筑奖励金”、 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并于2011年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计划(优青计划),2014年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骨干教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陈启军老师
创无止境,新有灵犀
陈启军,198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自动控制系,1990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硕士学位,1999年获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曾作为客座教授在德国University of Hagen做客座研究(2002)、美国UC Berkeley访问学者(2008)、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访问学者(2010)、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2012)、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2018)。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集成自动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日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中美NIH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各类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出版编著2本,专著1本,发表论文170多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上海市曙光跟踪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机器人、无人驾驶、视觉计算、机器学习等方面研究。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刘海江老师
同舟风雨传道业,济缘廿载育芳华
刘海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上海市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数控加工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装备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与精密检测技术。长期从事重大装备、复杂装备及生产线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及其精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50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多项研究已经成功转化成工程技术并应用到汽车制造、包装、地铁等行业,攻克了领域内的多项技术难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学术论文1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为社会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人。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杨晓光老师
拂晓之光,桃李芬芳!
杨晓光老师,同济大学二级教授、国家一流专业“交通工程”及拔尖人才培养责任教授(PI),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带头人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上海市领军人才、同济大学教学名师,获得上海市育才奖等;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五部委“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专家、上海市等多城市发展顾问。
杨老师在学术上以追赶超越国际科技先进水平、破解我国交通难题为追求,创立了“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开辟了“新一代智能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交通服务”和“交通工程2.0”等前沿研究领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与“863”等研究计划17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EI收录12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等;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我国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做出了瞩目贡献。
杨老师从事教育科研近40年,学术造诣深厚,社会服务多样,牢记中国大学教育使命与责任,始终把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潜心培养拔尖人才作为第一要务;已培养了10名博士后、70名博士、150余名硕士、1000余名学士,为交通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创新型领军人才;其中40余人为国内外一流大学教师,50余人为国内外交通运输部门高级专家。杨老师慈爱,“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有温度”的教导,全面帮助学生解决科研、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在学生心目中杨老师一直是一位如父亲般的好导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胡笳老师
我研故我在
胡笳,现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围绕主攻方向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57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检索28篇,多篇影响因子达到4.0(行业排名前三),绿色网联自动驾驶的文章被美国科学院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授予最佳论文(排名1/100+),并获得美国科学院颁发的Research Associateship Award奖项(一年一次评选,全国35岁以下年轻学者中遴选获奖1-2人/学科)。2018年先后获多项人才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项目资助。胡笳教授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科研上始终亲临一线,带领学生进行智能驾驶多项技术攻关;教学上秉承“诙谐幽默”风格,坚持开设双语课程,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学生指导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心大哥,一起娱乐,传递“Work hard, Play hard”理念。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何芳老师
助力绽放成长,喜见桃李芬芳
何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房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房地产估价师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全国高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理事、上海房地产经济学理事、上海土地学会理事,上海估价师协会特聘专家,多家企业或机构顾问或专家。多年来还一直在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或面向企业、政府部门各类高端培训进行专题讲座。教学实践中获得多项奖励。曾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育才奖、同济大学教学一等奖、校外实习优秀指导老师奖、校优秀教改奖、校三菱教学奖、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奖(6届)、2013年全国挑战杯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2013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015年度《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优秀教育奖;2017年知行杯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项目优秀指导老师。
汽车学院
赵治国老师
严谨求实,追求卓越
赵治国,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1月同济大学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2015年9月~2016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研究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控制、新型传动装置控制及智能车辆动力学控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已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译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参编手册1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目前主持并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1项,承担企业横向科研课题5项。兼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等。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其特别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其毕业的研究生中有3人分获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称号,有1人硕士论文获2015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有1人硕士论文获2019年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软件学院
朱宏明老师
三尺讲台,用知识助力学生发展
一部电脑,凭专业成就学生未来
朱宏明老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为人师表,作风正派。他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深厚的学术造诣,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并长。在教学上,他的课程知识面宽广,能站在学术的前沿,传授最新鲜的知识,并联系自己丰富的学科实践经验和校企合作平台,教会学生如何学以致用,更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方式多样,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像一个引路人使学生产生不断往前走的信心和动力,吸引了许多的学生来旁听。在科研上他也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发展空间,促进其学习和科研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引导学生走样研究的道路。打动同学的不仅是他渊博的知识,还有高尚的人品和师德,他像家人和朋友一样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和尊重。朱宏明老师对学院的各项活动都倾注了满腔热情,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学术性活动,他都能调动各种资源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为各项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多贡献。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沈钢老师
想得到,行得通,
做得好,乐其中。
沈钢,汉族,九三学社成员,现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同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现兼任中国铁道学会委员、铁道学报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委员、振动与冲击噪声学报编委、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编委以及国家发改委评审专家;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表文章150多篇,专著2本;长期从事机车车辆及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计算机辅助动力学系统仿真研究和振动与控制研究和试验;主持或参与了铁路总公司多项提速和高速列车项目以及多项国家863项目。
艺术与传媒学院
钱正老师
把色彩斑斓的论文书写在
同济的舞台上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院表演专业主任、副教授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系副主任、戏剧导演
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ITI UNESCO)特约导演
导演作品:
中国第一部小剧场现代昆剧《伤逝》(2004年白玉兰戏剧奖)
大型原创音乐剧《我为歌狂》(2005年上海市新剧目奖)
大型原创音乐剧《六祖惠能》
百老汇音乐剧《company》(2009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展演)
音乐剧《最后的瞬间》(2010年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展演)
音乐剧《箱子里的人》
音乐话剧《开车》
大型话剧《钱学森》(2012年中国戏剧奖)
同济大学大型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
同济大学原创大师剧《国之英豪》(获得上海市教委“名校大师剧创编巡演计划”支持)
大型少儿音乐剧《缺一不可》(2019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
编剧履历
音乐剧剧本《上海方舟》2010年上海市文化艺术重大题材项目;
音乐剧剧本《将军令》/《鲜花烈火》2011年上海市文化艺术重大题材项目。
2017年参编同济大学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剧本。
中德学院
黄官伟老师
呕心沥血育桃李
送于国家作栋梁
黄官伟,汉族,山东潍坊人,199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6-1998年参与筹建中德学院;1998-2000年在中德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2004年在德国Paderborn大学学习和工作,并於2004年5月获得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2009年任麦德龙信息管理与创新管理基金教席教授;2014-2019年任中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商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主持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并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四部专著和译著。倾心于教书育人,从2008年开始,先后指导了80多名中国和德国的硕士研究生;致力于中德交流与合作,负责柏林工业大学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以及与其他德国合作伙伴大学的合作项目,为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倾尽心血。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沈云中老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沈云中,教授,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主要从事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及卫星重力反演研究,主持研制了我国首个在国际地球重力场模型中心网站公布的Tongji-GRACE系列静态和时变全球重力场模型,经过中心网站的数据验证该模型优于国际同类模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发表核心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4次;主编教材“实用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参编专著“Science of Geodesy”; 担任第六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科学与技术评议组成员和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期刊“Journal of Geodesy”、“测绘学报”和“Geodesy and Geodynamics”编委,且为大地测量学科培养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多项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德国洪堡博士后基金获得者。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李博峰老师
求真务实,以身作则
李博峰,教授,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任博士生导师7年,主要从事卫星精密定位与导航位置服务理论及应用新技术的研究。2010年3月获同济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完成博士后经历。2013年5月被聘为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曾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担任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担任同济大学国际交流合作部副部长,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兼)职位;2019年12月担任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职位并工作至今。2015年至今担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理论委员会(IAG-ICCT)成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Working Group (IAG-WG 4.4.2)成员;2018年担任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担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检索70余篇,EI检索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10余项,出版专著“混合整数GNSS模型参数估计理论与方法”。获美国ION-GNSS优秀论文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奖励及荣誉30余次。
法学院
胡洁人老师
亦师亦友,一起进步
胡洁人老师,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SSCI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15篇,在CSSCI期刊及其他权威期刊发表中文论文20多篇,时事评论1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3 部,参编著作多部,主持并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个。她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学生亦师亦友,是学生们心中的“胡姐姐”。她常与学生交流人生理想,解答他们学业、感情和个人发展中的困惑,促进他们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她坚持的信念就是,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教给学生既有知识,还要为他们提供平台,提升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创新和进取,这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法学院
师华老师
生以求知为乐,师以从教为荣。
师华老师,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兼任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她对学生的指导秉承以身作则的育人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她亦师亦友,和蔼而温婉,是学生心目中可敬可亲的倾诉者。师华老师的学生们被大家称为“施华洛世奇”,诚然,从教将近三十五年,师华老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型人才,这些学子正如“施华洛世奇”一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大放光彩。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许长海老师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许长海教授系同济大学海洋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多次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南海及西太平洋构造、盆地及油气资源与裂变径迹年代学等学术研究方向造诣颇深。许老师治学严谨,事必躬亲,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充分做到了一名人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受到我院广大同学的普遍好评。许老师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高度重视授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许老师对待学生关怀至微,不仅在学术指导方面,在学生的生活与安全方面也极为重视,有利地保障了学生们的综合进步及全面发展。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李岩老师
踏实做事,诚信做人。敢于竞争,勇敢付出。每天坚持多付出一小时,每天多往前走一步,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走在别人的前面。
李岩,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及其增材制造基础及应用研究,任研究生导师17年。李岩教授本科(1989/9–1993/7)与硕士(1993/9–1996/3)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专业;博士(1997/7–2001/4)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复合材料力学专业;2003年6月到2008年6月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任职副教授;2008年7月至今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任职教授;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李岩教授长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相关研究工作,在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中成果斐然,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学术领域都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她先后承担并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波音公司国际合作项目及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担任国际期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osites Part A和Composites Communication 编委、SAMPE北京分会绿色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多个校外兼职;曾获邀参与了 4 部关于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英文专著的编写工作;近年来,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飞机(XX 军机、蛟龙 600)、轨道交通车辆及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了示范应用。作为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也为各行各业,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志新老师
师者,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田志新,男,博士,教授。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朱起鹤院士和唐紫超研究员;2004-2011年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2011年入选多项人才计划,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组课题组长;2013年被聘为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和翻译后修饰组学研究。课题组基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质谱不再测“质量”这一全新的特征,发展了与之匹配的“同位素质荷比及轮廓指纹比对”数据解析和搜索算法,并随之开发了完整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引擎ProteinGoggle、磷酸化修饰定位工具P-bracket、N-糖链数据库搜索引擎GlySeeker和完整N-糖肽数据库搜索引擎GPSeeker。在这些高精度、高通量的搜索引擎的支持下,开展了癌症、癌症干细胞潜在N-糖蛋白质标志物等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Analytical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Proteomic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涛老师
陶涛老师是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陶涛教授自2005年担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以来,她用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指导同学进行学术研究。陶老师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教学,陶老师还担多项任行政职务,如中国自然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级博士班班主任、研究生第十八党支部支部书记。陶老师在科研上卓有成就,2014年与其他老师合作在世界知名期刊《Nature》上发表《A Sustainable plan for China's drinking water》文章,同时多次在领域著名期刊上发表高影响文章。同时,陶老师多次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重大项目等,为国家给排水事业做出卓越贡献。陶老师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了优秀的典范,使课题组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深受课题组同学爱戴与尊敬。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郝洛西老师
引筑梦之光
耀未拓之海
郝洛西,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副主席、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郝老师长期致力于光、视觉、颜色与照明设计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工作。近年来立足于国际照明研究的前沿阵地,以极地科考、医养建筑空间为重心,开展了一系列人居健康光环境相关的前瞻性、交叉学科创新研究与工程实践,是国内外光健康学术领域的重要引领者;郝老师学术造诣深厚、水平卓越,多次取得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十三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内的大型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得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2010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中心镇区夜景照明规划、杭州西湖景区夜景照明规划、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采光改造以及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校园灯光改造等代表性夜景照明项目。
口腔医学院
华咏梅老师
仁心仁术济病患,
春风化雨育学子。
华咏梅老师,现任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书记,正畸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现代儿科学》常务编委,《中华口腔正畸学》、《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口腔医学》和《广东牙病防治》编委。2003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牙医学院访问学习。在医疗上汲取国外最先进的矫治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以早期系列矫治为临床特色,对矫治效果精益求精,力求达到美观、功能与稳定的完美结合。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4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著20余篇,参编著作6部,主要研究方向:气体信号分子调控正畸牙牙周及骨改建的相关研究。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
END
1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在科研道路上,导师永远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下面为你心目中的好导师投上一票吧!
投票截止时间2020年4月29日0时0分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会议】同济大学第二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第四次常任代表(扩大)会议顺利召开比赛 | “声临其济”同济大学配音大赛报名通道限时开启!【医学科普】你睡了吗?勇往「职」前|风里雨里,勇往「职」前决赛等你!